清朝初年之象棋

明代末年,李自成等人在1644年攻占了明代封建王朝的首都一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后来又为女真贵族的代表清封建统治者所占领,遂建立清朝。

封建贵族为夸耀自己的威风,曾仿象棋而创制满棋。其棋制:一方十六子,称敌方,着法与中国象棋相同;另一方即“满棋”,有十一个子,其中十个子是将一、士二、象二、卒五,“余一子,能兼车马之用。”敌我两军对垒,一为“满棋”,一为“汉棋”,尽管“满棋”子数比“汉棋”少,但满方勇猛无敌,棋势逼人,“一交手,即纵横敌境,守者稍不慎,满盘皆无补救。

此虽游戏,然可想见入关后索伦兵之气概也。”这显然是通过象棋来宣扬统治者的勇猛无敌。当时有个著名学者吕留良,深感民族压迫的苦难,他满怀激情写下了“象棋话”。吕氏为浙江人,民族主义思想非常浓厚,曾著书反清,有云:“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至雍正间为此兴文字狱,吕留良虽死也不免遭到戮尸。

经过数十年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到了清康熙时代,社会渐趋稳定,在我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下,社会经济才逐步得以恢复和发展,农业、手工业也繁荣起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繁荣,象棋艺术也开始活跃起来了。康熙后期,著名棋手和理论家王再越、张元淑、程兰如、刘上林等,都出现在这个时期。著名棋谱《梅花谱》和《韬略元机》也相继问世,为乾、嘉间象棋的全盛奠定了基础。

摘自 李松福之象棋史话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