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貝子是清末的象棋高手,大約生於咸豐初年,他下棋細緻綿密,後發制人,經常能够反敗為勝。關於傻貝子這個名字,有不同説法。一種是説,他本來是清朝宗室,受貝子爵位。自幼癡迷象棋,所以人稱傻貝子。另有一種説法,他的本家姓連,祖居京城,到他這一代已是四世同堂,所以他的小名叫連四輩,人們都稱呼他傻輩,久而久之就變成傻貝了。
傻貝子從小吃穿不愁,別無所好,只對象棋著迷。
他又是个耿直的性子,一門心思全都傾注在象棋上,如癡如狂。漸漸名聞鄉里,人們都知道這個年輕人棋下得好。在同治到光緒年間,南方的棋風最盛,有名的象棋手很多,比如江南就有巴吉人。同時期北京西山也有一個和尙,棋藝精深。常常擺下攂台,迎戰各路好手,戰無不勝。有好事的人攛掇傻貝子也去攻攂,傻貝子慨然應允,與那和尙下了兩盤棋,都是和尙主攻,傻貝主守。最終和尙久攻不下,功虧一簣,兩盤皆敗。傻貝子一戰成名,不但在當時大出風頭,他的名字也流傳到了後世,為我們所知道。
後來傻貝子仍舊我行我素,癡迷象棋。據説他的晚年生活和巴吉人相似,境況凄凉,窮困潦倒,最終在貧病交加中死去。傳言說傻貝生前編有一本棋譜,他的兒子迫於生計,曾經想將棋譜出售給段祺瑞,但未能成交。因此京都棋王的這部棋譜至今下落不明。西樵山人在《燕遊雜詠》中,曾感嘆此事:“傻貝棋名萬口傳,葉儀耿四費周旋,可憐身後寒酸甚,手稿塵封不賣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