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金朝侵入東京,不僅俘虜了徽欽二帝,而且導致了北宋的滅亡,史稱靖康之變。迫於形勢,康王趙構一路逃往臨安,成了南宋的開國皇帝。趙構是欽宗的同父異母弟,他的母親韋氏是徽宗的嬪妃。為了證明自己是皇族正統,趙構命人畫了一卷《中興瑞應圖》,其中第一幅就是韋妃卜棋。
當時正值兵荒馬亂之際,韋氏並不知道趙構已在南京即皇帝位。她很關心兒子的吉凶如何,於是韋妃用象棋占卜。她將棋盤置於桌上,用黃羅裹住三十二枚棋子,將康王字樣貼在「將」上(趙構封康王)。一切布置妥當後,韋妃焚香禱告:「今三十子俱掷于局,若康王字入九宫者,主上必得天位。」一擲棋子,只有黑將入九宮內,其餘各子均在九宮之外。韋妃大喜過望。
後來南宋局勢漸趨穩定,此時的韋妃也做了顯仁皇后。趙構聽說了這件事,於是他命蕭照畫了一卷《中興瑞應圖》,把當年韋妃占卜的情形盡情入畫。這幅畫中間是深宮內庭,四周草木繁盛,在亭子中設有桌案和棋盤。一位穿紅袍的貴婦正在投擲棋子,畫中題贊道:「宗廟大慶,曷論舂陵,三十二子,乾吉允昇」。意思是說趙構即位是上天降下的瑞兆。
可是這幅畫並未給宋朝帶來好運。趙構做了皇帝,一味向金朝求和。他崇信秦檜,殺害岳飛父子,向金朝納貢稱臣,屈辱求和。至此南宋偏安一隅,始終沒有收復北方,直到被蒙古所滅。由此可見,宋高宗是一個逃跑皇帝,他不善於治國強兵。但和他的父親宋徽宗一樣,趙構也能寫善畫,尤其精於草書和行書。後人評價他道:「高宗善眞、行、草書,天縱其能……」「以之繼體守文則有餘,以之撥亂反正則非其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