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摊上的“欢喜冤家”

院子里几十家住户,几乎家家有老人,有些老人孑然一人独居斗室,有些老人被子女接来同住,也有些老人只是逢年过节才来儿女家小住几天。老人多了,小院倒也不显得冷清,平日里看看孙辈,晒晒太阳,拉拉家常,日子过得怡然自乐。还有几位好下棋的老大爷,在小院里的树荫下支起一个象棋摊,可是,自从象棋摊支起来以后,小院里却变得有点“闹”了…… 象棋摊是杨大爷和蒋大爷支起来的,由于我也对下棋也有点爱好,因此经常过去看看棋,试试手。日久天长,我慢慢发现:老杨和老蒋这二位大爷下棋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下棋时谁也不让着对方。由于他们二人棋艺相当,因此每逢这两位坐到棋局上,总要厮杀个难解难分。你看,他们又在那儿杀上了: 老杨是个直脾气,下棋时这样那样的条条框框显得特别多,老蒋一步棋没看清楚,落了子又后悔了。“你等一下,我回一步棋。”“放下,放下!落子无悔大丈夫,下棋哪有悔棋的?”老杨有板有眼地说。“我刚才没看清楚,就回这一次。”老蒋说着就要挪子。“别动!别动!”老杨不干了,“不悔棋才能长棋,下棋悔棋永远也长不了棋。”老杨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老蒋只好憋着气把拿到手里的棋子又放回原位。 过了一会儿,老杨一步棋没走好:“你等一下,我再看一看。”老蒋一见老杨也要悔棋,立马不干了。“刚才谁说的,下棋不能悔棋?刚才谁说的,悔棋不能长棋?”“好,好,好!放下,放下。”说着,老杨也只得闷闷不乐地把棋子放回原位。 老杨连下几盘,脑力有些不支,对在一旁看棋的我说:“小伙子,上!”我接过老杨的棋,刚刚摆开阵势,老杨就闲不住了:“出车!”“摆炮!”“飞象!”“哎,你下还是小伙子下呀?”老蒋提出抗议,老杨不吱声了。没走两步,老蒋又开始“幕后指挥”:“跟他兑车,就这么走!”“兑车不好,跳马吧!”我提出异议。“让你兑车你就兑车!”老杨坚定地说。我没理这个岔,还是跳了马。“这个不算!”说着,老杨把马拨拉回去,坚持走了车。这回,老蒋不干了:“这算怎么回事,这棋我还下不了了!”说着,老蒋扔下棋局拂袖而去,我赶忙对老杨说:“杨大爷,你下得好,你上!”这才把老杨和老蒋又拉回棋摊上。 别看老杨和老蒋是一对天造地设的“欢喜冤家”,可他们两个虽说天天下棋、天天吵架,但要几天不见,彼此间还真觉得像少了些什么似的。前些天,老蒋有事回了趟老家,那些日子里老杨简直像丢了魂,一碰上我就问:“小伙子,知道老蒋多会儿回来吗,我还等着和他杀两盘呢!”半个月后,老蒋从老家回来,老杨跟他刚见面,就拉着他的手说:“老蒋,走,杀两盘去,半个月不见,我的手可够痒痒的!” 太原市南内环街市委党校 赵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