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象棋”来看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马——中国古代的骑兵军团 马在棋盘上是不走直线的,但重要性不可忽视,很多用马用得好的也可以战无不胜,马有很多致命的弱点,比如只能近战,容易别腿,容易被夹击得走投无路,很多新手是不愿意用马的。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时代对骑兵的重视程度不高,虽然骑兵也有出奇制胜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兵种,但大多数时间里用它是进行战术机动,远程作战例子很少,而且对付骑兵的办法很多,绊马索,地形的利用,都是骑兵的软肋,所以象棋中会出现很多马被憋死的情形。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骑兵的攻城能力不足,大家一定有马在相士坚守的老帅面前力不从心的经历吧。看来攻坚战和远程作战中国古代是不选择骑兵的,这种状况直到打击匈奴以后才有所改变,战法是灵活多变的嘛。假设一下,如果象棋是匈奴人或蒙古人发明的,马的地位会怎样? 炮——中国冷兵器时代的重装备 炮是隔山打牛派的开山鼻祖,远程能力和机动能力颇受棋迷欢迎,就是有一点,前面得有垫背的,多了不行,就得一个,这用起来学问就大了。 很多人会疑问,冷兵器时代哪有炮啊。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炮的含义在古代并不是现在的概念,而是一种远程杀伤性的大型装备的总称,比较典型的就是“投石机”。以中国古代的制造水平来看,是不会轻易地用人来攻坚的,为了避免伤亡来点儿高科技是再正常不过的,有点像现在的美国。投石机就是典型的攻城利器,它的远程杀伤力是任何兵种达不到的,尤其是在有坚固障碍物阻挡的时候,它的威力更是发挥到极致,因为它的“弹道”是弧线,专门绕着弯的打,所以象棋中的炮必须隔山打牛,隔得多了也不行,毕竟石头的射程有限嘛。中国古代攻坚战运用大型重装备的战例也不在少数,估计大家下棋的时候也经常会感受到泡在清除障碍和攻城拔寨中的作用了吧。 相、士——主帅的内卫部队 相和士是纯粹的“看家狗”,连河都不让过,而且还不走“正道”,专走歪门邪道,但他们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如果棋局中相士被对方以很小的代价干掉的话,你就必败无疑了,关键时候他们两个还是义无反顾的炮灰,这有点像“中南海保镖”了是不是。 主帅的安危是战争的关键,所以出去作战部队外,内卫部队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古时常说的中军大账,他的安全就由近卫军来保证,近卫军的远程野战能力并不重要,而且也不能轻易离开主帅,必要的时候堵枪眼也是应该的。大概每个棋友都拿士相当过炮灰吧。 兵——陆战步兵,最悲惨的兵种 小卒过河当车用,这是抬举他的说法,很多时候我们不注意兵的伤亡,而且离开答应的兵是不允许退回来的,但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兵有时竟是胜负的关键,步兵也不是白给的啊。 从古到今,步兵都是最悲惨的兵种,看来就是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对他也并不重视,只是辅助作用,起码在主力尚在的时候,不会费心思地让既没有机动性,又没有杀伤力的步兵去当主角,其实这也是注重人权的表现,在机械化和铁骑面前,贸然用步兵冲锋伤亡会太大,不划算。 现在有一种观点是中国愿意搞人海战术,不在乎死人,我说这是科技和生产力不发达的无奈之举,无车无炮,不用兵用什么呀!近代中国和列强的战争是一个不平等的棋局,但我们没有败,现在各种“棋子”我们都有了,我们更不会败,什么台湾、日本,在我们面前必定是手下败将,但“观棋”的美国不见得是个君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