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族争存,碎尸无憾;
以文章报国,没世勿谖。
吕留良,明清之际杰出的学者、诗文家、思想家。字庄生、又名光纶,字用晦,号晚村,别号耻翁、南阳布衣,崇州崇德县(今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人。自幼聪慧过人,八岁便可赋诗作文.15岁时,明王朝覆亡,吕视明覆亡为“天崩地解”,一生一身傲骨,视仕途如粪土,正是由于吕留良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气节,他“散万金之家以结客,往来湖山之间,跋风涉雨,各尝艰苦。”
吕留良不但用家产支援义军,而且也曾直接参加抗清战斗左股中箭,留下终身创伤。《厉耦耕诗》记载有“箭瘢入骨阴辄痛,舌血溅衣洗更新”的诗句。吕留良是在死后49年时,即清雍正十年(1732年),受湖南儒生曾静反清一案牵连,雍正皇帝亲审此案,已故之人惨遭开棺戮尸枭示之刑,其子孙、亲戚、弟子广受株连,无一幸免,清代文字狱亦自此盛行.。吕氏的民族节概与反清复明思想,多见于其著作《吕晚村先生文集》、《东庄吟稿》等,其高尚的民族气节亦为后人所敬仰,而不为众人所知的是,他与象棋的不解之缘.他不但擅写了<<象棋话>>一书,为后人研究象棋留下了宝贵的文史资料.还曾经满怀激情的写下了这样一首象棋诗 清天何讳不游艺,象棋造于炎黄帝。
三光五行今不传,庚信王褒载其制。
亦道亦文有奇思,岂止楚汉两军持。
后人精研为神棋,唐宋以来踵习之。
……
君不见轩辕蚩尤亦戏耳,钜鹿昆阳不过此。
世间何须偏一隅,不着棋声再传奇?
吕公与象棋的感情之深可见一番.雍正年间的文字狱,吕的”清天何讳不游艺”一句亦作为反清证据,而被雍正这昏君钦定为“大逆”罪名.现在,笼罩在那段历史天空上的阴霾已经散去,吕公留下的是一个个动人的传说,一股浩然的民族正气.而雍正只博得却是一个独夫的骂名. 有人说,象棋当为中华民族之心理符号,华夏文明之特质.正是因为象棋等优质的文化存在,华夏文明才得以薪火相传. 由吕留良留下的那一步步历史脚印观之,诚如斯言…
摘自 广东象棋网